首页 > 理论武装 > 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让优秀年轻干部“活水涌流”?

来源 :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 : 2024-03-07 10:36:26
【打印】 【字体: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就像“金字塔”一样,“塔基”够大、“塔腰”才会壮、“塔顶”才可能优。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建强年轻干部“蓄水池”。

  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绘好激励担当“实景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健全知事识人体系、优化选育用管机制,持续锻造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多元化“选”,坚持源头储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就像“金字塔”一样,“塔基”够大、“塔腰”才会壮、“塔顶”才可能优。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建强年轻干部“蓄水池”。拓宽来源渠道,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录用一批,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引进一批,在“五方面人员”中择优遴选一批,从国企、高校、科研院所调任一批,充实年轻干部队伍。加强日常储备,突出基层和实践导向,定期开展干部队伍结构分析研判,结合考察考核、督查调研等日常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分层次、分类别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坚持优进绌退,严格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综合干部调研、信访举报、党纪政务处分、舆情排查核实等情况,定期调整补充,避免急用现找、降格以求。

  精准化“育”,坚持常态赋能。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要聚焦时代需求、重点任务,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积极为年轻干部搭建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双课堂”。实施政治能力筑基工程,创新“党校+高校+基地+课堂+网络”五位一体培训模式,常态化开展集中轮训、专题培训、重点调训,采用理论授课、实践解读、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开展定向培养帮带行动。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制定“一人一策”培养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发挥先进群体、专家人才和党政领导干部作用,通过“老带新”“多帮一”等帮带式培养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干事创业能力。建立实践锻炼常态机制。加大年轻干部交流任职力度,推动年轻干部向吃劲岗位流动,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战场,让年轻干部在应对复杂形势、处理复杂矛盾、做好群众工作中锤炼能力本领。

  实战化“用”,坚持实干练兵。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绘好激励担当“实景图”。打破隐性台阶大胆用,对组织看得准、群众口碑好、有发展潜质的年轻干部及时大胆交任务、压担子,把经过实践考验、条件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安排到吃劲关键岗位,让他们多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实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聚焦中心大局重点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聚焦产业兴市、数字经济、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对用人需求、干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比对挑选,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到最适合的岗位上任职,确保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引入竞争机制择优用。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坚持依事择人、优中选优,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畅通遴选任用年轻干部渠道,及时把各方面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出来、重用起来,让年轻干部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活力。

  链条化“管”,坚持跟踪护航。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要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严管厚爱结合,健全年轻干部管理监督“全链条”。织密监管网络,采取跟踪考核、定期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审计、信访等渠道作用,深入掌握年轻干部的真实表现。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提醒告诫、指出努力方向,使年轻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监督。全程动态跟踪,逐人建立实绩档案,制订年轻干部任职跟踪考察办法,用好能上能下机制,对经不起磨炼、担不起责任、干不出成绩的年轻干部适时做出调整并及时补齐空位,全面提升年轻干部队伍质量。激励担当作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谈心谈话机制,落实健康体检、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措施,及时为担当作为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鼓励年轻干部大胆闯、大胆试,激励广大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游弋  杜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