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始终聚焦标本兼治进行探索实践,不断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近年来,广东省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始终聚焦标本兼治进行探索实践,不断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以案治本,形成防治腐败常态
工程上马,干部落马。曾几何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一直易发高发。面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这一顽疾,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严肃查处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另一方面直面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重大工程廉洁风险同步预防。
2016年6月29日,一座跨越伶仃洋海域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合龙。这项汇聚了世界目光的“超级工程”,是否是一项“不带任何污点,干干净净”的廉洁工程,同样倍受瞩目。
2012年3月,经充分调研论证,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试验田”,首次对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廉洁风险同步预防,并由“省港珠澳大桥工程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派驻监察专员办-特聘监察员-廉政监督员”组成四级廉政监督网络体系,对行政主管部门、监督部门以及3家建设主体和逾百家参建单位,实现了监督全覆盖,确保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行为。
廉洁风险同步预防犹如精准的深度“体检”,消除了重大工程项目中的“高危”腐败隐患;但对于那些在同一领域反复发生的腐败问题,则更需要找准“病灶”,标本治本。否则,就容易陷入“光打不防、越打越忙”的困境。
基于这一认识,广东省纪委牢固树立“纪委不查案是失职,只查案不治本是不称职”的观念,按照“查办案件-找出症结-完善制度”的工作思路,着眼于防止类似问题在案发单位反复发生,逐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以案治本”全新防治腐败模式。
广东科技系统的“阳光再造”工程,无疑是对“以案治本”模式的生动诠释,一度在全国科技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3年7月,广东省纪委及广州市、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分别对省、市、区科技部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科技系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渐次浮出水面。由于对扶持资金的使用和产出成果的收益权界定不合理,不少科技企业使尽浑身解数来争取项目,以获取非经营性额外利润,而这也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净土被污染,惩腐不手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广州市科信局原局长谢学宁、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局原局长梁新文等70多名党员干部相继受到惩处。
腐败击倒的不仅是党员干部,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面对科技系统这块被玷污的“净土”,必须深化标本兼治!在一系列腐败案件被成功查处后,“以案治本”工作也随即全面铺开。该省先后在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地质局等单位进行“以案治本”试点,取得了“查办一个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推动了“不敢腐”向“不能腐”的转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省纪委出台有关意见,明确办案部门、预防部门和案发单位任务要求,形成了三方协同开展“以案治本”工作的常态机制,为违纪违法易发、高发的部门、岗位、环节,开出了有针对性的“药方”,实现了治标和治本的无缝衔接。
以防护本,提高精准监管效能
这是一次全省性的廉政采访活动。今年1月初,面对10多家媒体的镜头,珠海市横琴新区廉政办副主任汪锦前侃侃而谈:“在横琴岛上,所有干部群众都有强烈的廉洁和监督意识。无论谁提拔,个人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布,所有报告内容100%核查,裸官在横琴一律不得提拔使用。”
汪锦前的这份自信源自反腐机制的不断完善。广东省纪委在实践中认识到,标本兼治,既需要步步深入、善做善成,也需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机遇再次垂青广东。2015年4月,广东自贸区正式挂牌,面对自贸区这块没有腐败存量的“白纸”,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先行先试,抓住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核心,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片区深入推进开展廉洁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自贸区的廉洁“软实力”。
雷霆出击能管一时,制度反腐能管长远。广东省纪委围绕建设“三清”目标,积极推动省人大常委会将“廉洁示范区”建设写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印发《加强“廉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10个方面任务35条措施,构架“制度、科技、文化”三位一体的防治腐败格局。着眼构建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省纪委、省监察厅出台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试行)》,列出官商交往正反两方面的清单,明确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负责人交往的13个方面的禁止性行为。据省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先后制定了党政领导述责述廉述德规定、公务用车规定、“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管、领导干部违规打高尔夫球、违规插手公共资源交易等60多项反腐倡廉制度规范。通过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管,推动由查案震慑向制度防腐转变。
反腐任重,科技助力。记者登录佛山市国有企业ERP系统看到,该系统具有监控企业资金、银行账户、资产档案、重大投资项目等功能。只要报账,就必须进入这个系统操作,假如违反规定,系统将进行拦截,后面的程序将无法进行,这笔账也就没法报销。
信息化手段,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广东省纪委针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腐败易发多发的实际,研发出廉情预警评估系统,设置了30多个量化指标,通过及时预警、信息比对、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廉政评估、信息服务、任务管理和数据交换等核心功能,有效监督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规范权力运行。目前,该系统已在全省推广使用并同步引入第三方评估,最大限度地避免腐败行为发生。据介绍,根据系统预警和投诉,珠海口岸钢结构工程中标价由4.92亿元,降到2.3亿元,降幅达53.23%。
以教固本,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广州市番禺城郊,掩映在城市高楼大厦之间的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并不起眼,但它却以超过22万人次的客流量,超越周边不少旅游胜地。
这里无法创造经济效益,却可以警醒创造经济效益的人们。与之具备同样功能的,是广东省委举办的全省领导干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这个早已被全省党员干部熟知的“三纪班”,已经连续举办了15期,主要培训对象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和中央驻粤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培训内容侧重强化党规党纪意识,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和省纪委书记及有关专家作辅导报告,观看正反面典型的电教片、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从2015年开始,培训班还增加了党规党纪知识测试,让一些平时对党规党纪疏于学习的领导干部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廉政谈话是广东实施标本兼治的又一“亮点工程”。这项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新提任厅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教育活动,在该省已开展4次。通过“三纪班”和集体廉政谈话教育,深入剖析违纪违法案件,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解读了“六个越来越严”的反腐形势,提出了领导干部最容易犯错误的“三个时期”、“四个后”,分析了贪腐行为的“五个标配”,告诫领导干部牢记“五个切莫”、“六个千万”,描绘了政治上“两面人”的“八副脸谱”,要求警惕从政道路上的“九个陷阱”,防止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九步曲”,增强了党风廉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党员干部反映,听辅导报告、看电教影片、观现身说法,洗涤了思想、触动了灵魂,犹如震撼心灵的冲击波,让人警醒,催人自律!
防微杜渐,始于未萌。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加强廉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广东每年都在全省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守纪律、讲规矩,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进政治生态不断净化。每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期间,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党风廉政宣传片,编印学习读本和案例剖析材料等,为全省党员干部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反腐无禁区,教育不遗漏。在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教育重点的同时,广东省纪委注意不断拓展纪律教育的覆盖面。在2015年9月和2016年6月,连续举办两届“廉洁火炬杯”党规党纪知识竞赛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近百万人次。
反腐需要教育引领,更离不开文化熏陶。两年多来,广东省纪委始终以廉洁文化精品引领潮流,先后组织创作大型廉政话剧《沧海清风》、《韩文公》在全省各地巡演,巡演场次达56场,观众近7万人次。省纪委宣传部参与联合制作反腐题材电影《黑瞳》,组织创作摄制正风反腐电视连续剧《脊梁》,拍摄反映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正风反腐题材的四集电视专题片《永不懈怠的斗争》,在广东卫视播出后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营造了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促进良好政治生态形成。
来源:南粤清风网
编辑:钟婷 陈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