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根基、是贫困户精准脱贫的依托,根据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反映,省内许多贫困地区仍存在农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分散等客观条件,制约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对此,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就落实扶贫民生政策、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加强产业帮扶等内容与媒体和群众进行了交流。
为构建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促进贫困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指导意见》,以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引进优质项目,“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迅速,“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初见雏形,一批特色旅游、新兴产业园、光伏发电站等项目作用显现,产业扶贫取得了实质性成效。2017年至今,全省共实施到村帮扶项目3.6万个、到户帮扶项目913.6万个,其中,帮扶贫困户的产业项目有55.9万个,带动贫困户21.9万户、78.3万人。
一是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质高效绿色现代农业。根据《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十三五”规划》,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出台鼓励和激励办法。建设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休闲等特色产业项目。引导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行动,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岭南水果、优质蔬菜、优质茶叶、高山油茶、名特南药、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分类开展贫困户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
二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等三产融合发展,打造贫困村新农村示范片和美丽田园综合体、精品乡村旅游景点、线路,培育旅游扶贫示范点(户)。鼓励贫困户以闲置农房入股等方式,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休闲农庄、家庭旅店等。大力发展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构建线上线下、物流快递服务、仓储、产业联盟、产业基地、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村新业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增强贫困农户对接市场能力。支持条件允许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光伏扶贫产业。
三是支持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引导贫困户自愿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鼓励和支持贫困户积极承接流转土地,扩大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创办家庭农场或开展联户经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引导贫困户组建农民合作社,健全合作运行机制、收益分配以及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鼓励有意愿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技术等入股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
五是增强农业产业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各地建立社会化服务补贴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综合体,财政扶持重点向贫困户家庭倾斜。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专家、种子、农资、农机、信息进村入户,指导贫困户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扶持贫困村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畜牧等种养业大棚和喷滴灌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来源:省直机关党风政风评议工作办公室
编辑:钟婷 陈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