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代先锋 > 人物风采

恪尽职守写忠诚
——记深圳市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干部梁国铸

来源 : 广东省直机关党建网 发布日期 : 2017-02-07 09:33:25
【打印】 【字体:

  冬日暖阳洒在鹏城,天空一片湛蓝。

  过去一年,深圳经济特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效果明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同样展现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人们不会忘记,在政通人和的背后,有无数个默默的奉献者、守护者。市纪委派驻第三纪检组副处级纪检员梁国铸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一年,梁国铸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7月的一个晚上,妻子徐海芳在病房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懊恼:这是40多天以来医生给丈夫下的第四份病危通知书,可偏偏在几个小时前,她还拗不过丈夫,陪着刚有好转的他回了一趟办公室,赶出一份调查报告。“他担心自己生病耽误手头的工作,我劝不住,陪他去写到深夜才回医院……”丈夫在鬼门关走了一回,徐海芳心有余悸,却只能无奈地说,“没有办法,他就是这样的人,太实在太认真了!”

  梁国铸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忠诚、担当、干净,同事们谈起他,基本离不开这几个词。在29年的纪检监察岗位上,他默默苦干,从不叫一声苦,也不邀半点功。面对“说情风”,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面对威胁恐吓,他无所畏惧,秉公执纪;面对重病,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工作……他以赤诚的情怀和无言的行动,践行着忠诚,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品格情操。

  心存忠诚

  ——29个春秋29年坚守

  梁国铸1988年调入深圳市监察局,是全市最早一批监察干部。29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执纪审查一线。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困难多,压力大,而且时常面临着情与法,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但29年来梁国铸对纪检监察事业始终满腔热情,忠诚不二,尽职尽责。

  “立案之日就是结案之时”,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疏忽,否则出现差错,对组织、对干部本人都是巨大的伤害。”为保证调查工作的成功率,他在每次参与调查前都习惯搜集相似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对照法律书籍、纪律条文逐条学习,一旦进入调查程序,不论客观条件如何艰苦,都会凭坚强的意志啃下“硬骨头”。

  年轻干部戴志华做过梁国铸的搭档,对这位“老大哥”充满敬意。去年初,二人前往观澜调查取证,刚从福田出发就遇到倾盆大雨,雨线密密匝匝,能见度不到10米。小戴出于安全考虑提出改期再去,可是梁国铸说,约到这个当事人不容易,万一失信于人,对下一步调查不利。于是二人打着双闪灯冒雨前行,花了两个小时才到观澜,顺利完成了取证。

  老同事邰梦云清晰记得,十几年前梁国铸主办一个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事故责任调查清楚、证据确凿,调查对象被依规处分。但当事人不服处分,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每天来到梁国铸的办公室里“闹腾”,甚至威胁他的人身安全。“梁国铸坚定地告诉我,问题事实非常清楚,绝不能因为遇到威胁而改变处分结果。所以他坚持向调查对象说明整个问题的调查取证结果,原则问题寸步不让。”

  近年来,梁国铸先后主办或参与查处各类违纪问题20多宗,其中有影响力的就包括:2011年的深圳光明“富安花园”受贿问题,党纪、政纪处理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2012年的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受贿问题,党纪、政纪处分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局处级4人,收缴不法收入数千万元……很多工作到最后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只是一段简短的处理决定,但其背后饱含着纪检监察干部多少不眠之夜,那里有多少汗水与心血,多少付出和坚守。

  从1994年开始就与梁国铸搭档的马志忠,至今还对梁国铸“高强度连续作战的一天”印象深刻。“那天从早上6点多钟开始蹲守,之后带人取证谈话、连夜整理笔录,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4点钟,工作22个小时。我当时觉得国铸工作起来真是拼命了。”马志忠说。

  29年在纪检监察一线的“摸爬滚打”,让梁国铸练就了一身“硬本领”。“国铸执纪经验丰富,能力非常强,一项工作从分析线索,到如何调查取证,都非常有条有理。从国铸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邰梦云告诉记者,在查办某个单位私立“小金库”的问题时,“小金库”非常隐蔽,来往的资金都转了“几道弯”,梁国铸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找准了突破口,成功挖出了“小金库”,为国家挽回了损失。这么多年来,梁国铸主办的案件行政复议率几乎为零。

  对党忠诚、严守纪律,是梁国铸在工作中的首要原则。他在带年轻干部时总是反复强调:“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该做的一定不能做,该做的必须认真做。”一次,梁国铸接到任务,要核查一条举报线索,一看到调查对象名字,就向戴志华坦言,这是他的一位熟人,所以申请在正面接触时回避,但外围调查会全力配合。“梁哥当时非常严肃地对我说,请你相信,我一定会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绝不跑风漏气。”小戴告诉记者,梁国铸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监察干部的赤胆忠诚和坦荡正气,让他和年轻同事们受益良多。

  面对说情风的干扰,梁国铸始终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从事执纪审查这么多年,梁国铸跟家人和朋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工作上的事情,你们不要打听。”有时为了排除干扰,梁国铸只好把朋友的电话号码拉黑,让他完全联系不上自己,直到调查尘埃落定,才恢复联系。

  心有担当

  ——为了群众利益主动请缨挑重担

  同事们都说,梁国铸生病,是因为太“拼”。50岁的人了,还冲到扶贫工作一线,一头扎进去,整整“拼”了3年。

  “当时很多人劝他,这么大年纪了,别去受那个苦了。他跟我说,家里女儿已经上大学了,光这一点就比很多家里孩子还小的年轻同事有条件。”老同事沈小辉对记者说,“工作上的大事小事,国铸从来不推,所以他主动请缨去扶贫,我并不吃惊。但他干得那么累,我心疼。”

  记者来到汕尾陆丰市河西镇西北角的夏陇村,这是梁国铸参与全省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驻点村庄。得知他回深圳后不久就病倒了,村支书李伟权急切地问起病情,“他是在这里累病的,我们对不住他呀!”

  夏陇村有1090户5266人,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欠账太多,该从何处下手?2013年6月到村后,梁国铸第一时间投入了实地调研工作。人生地不熟,梁国铸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这位较真的干部,坚信踏实做事一定能有收获,他白天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晚上整理资料确定项目,整天“泡”在村里,两个多月没回深圳的家。

  情况刚刚摸了个大概,强台风“尤特”和超强台风“天兔”先后于当年8月和9月袭击广东,尤其“天兔”在汕尾登陆,对夏陇村造成严重危害。

  “得知‘天兔’正面袭击汕尾,威力巨大,委局领导特地提醒国铸注意安全。可周六我打电话给他时,才知道他正冒着狂风暴雨赶往汕尾。”同事陈文琛仍然记得“天兔”来临的那个周末,他为梁国铸捏的一把汗。

  梁国铸在台风登陆前赶回了夏陇,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抗击风灾的战斗中。“他一进村,就组织转移危房中的村民,确保人员安全,那么大一场风灾,我们村没有伤一个人。”李伟权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两天,梁国铸几乎不眠不休,和大家一起抢救财产、清除路障、统计损失……灾后,梁国铸迅速上报村里的受灾情况,帮助房屋“全倒户”和严重受损户在最快时间落实了救助补贴,极大地安慰了受灾群众。“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到,从深圳来了一位好干部!”

  说起梁国铸,村民们都说他是个好人,做了好事。

  全村3500亩水田,旱时灌溉靠抽水机,涝时水浸减产或绝收,一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水闸基本失去了作用。梁国铸发现水利设施落后是夏陇良田至今仍“看天吃饭”的根源,便筹来资金建起了“浮水陂”。这个深约4米,长约750米的小型水利工程,旱时灌溉、涝时蓄水,护着数千亩良田。而穿过整个村子的“三面光”引水渠里,水花欢快地向下游奔去,即便下再大的雨,也不会淹没农田了。

  夏陇学校前是一段泥路,逢雨必涝,孩子们时常因路滑摔伤。村里还有不少道路也是泥路、土路,有的10多年从未修整过,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梁国铸耐心向群众解释道路硬底化的好处,并申请到15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了村道建设。

  村委此前是一个杂草丛生的小院,晴天一层灰、雨天一层泥,连村干部都不愿来值班。梁国铸带人清理了小院、引来了自来水,添置了办公桌椅、砌起了矮围墙、开辟了村务宣传栏,甚至装上了一台空调……小院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村民爱到这里歇歇脚、聊聊天,党群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一边是整村推进,一边是精准到户。梁国铸揣着一颗滚烫的心,为80户贫困家庭送去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帮助。3年间,每一户他都走了不下10遍,他组织帮扶对象和村民参与技能培训,推荐200多人到珠三角务工;为398名帮扶对象购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决了“因病致贫”的后顾之忧。

  个别有特殊困难的村民,更是让梁国铸牵肠挂肚。徐海芳记得2013年风灾后丈夫的沉重心情。“他告诉我,特困户吴俊秋一家6口住在20来平米摇摇欲坠的窝棚里,4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才3岁,鞋子不够穿,脚都开裂了。可是因为政策限制,这一家人无法纳入重点帮扶对象。”梁国铸一边向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领导和同事们求援,一边联系相关慈善基金,筹措了9万元爱心捐款,为吴俊秋一家建起了一栋120平米的房子。如今,吴家人住在这栋简朴的爱心援助屋里,平平安安、开开心心,“谢谢梁同志,谢谢深圳人!”吴俊秋夫妇感激地说。

  徐海芳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有保密要求,梁国铸一直是不善言辞、少说多做的性格,但扶贫工作需要“化缘”,所以这3年来,“为了解决别人的困难,他到处求人,连话都多了。”

  梁国铸圆满完成扶贫工作告别夏陇村那天,村民们自发送到马路边,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扶贫3年,在梁国铸的努力下,1140万元扶贫资金投入夏陇村,每一分钱都花得清清楚楚,完成10类195个帮扶项目,全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危房改建、低保、五保等基本民生项目完成率达100%,村庄基本脱贫。

  心如明镜

  ——始终做到心底无私心灵洁净

  大家都说梁国铸是“四不”干部:不抽烟、不喝酒,不炒股票、不炒房。

  他笑着说:“很多人奇怪,我这个特区建立之初就来了的‘老深圳’怎么只有一套老旧的小房子。说实话,我真的没那么多想法,房子够住就行,收入够用就行,生活简单一点,一家人开心平安就好。”

  家风,折射着一个干部的人品。

  为了照顾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岳母,梁国铸和妻子主动搬到老人家中同住已经几年了。这是罗湖区东升街的一个老旧居民区,房间逼仄,摆设老式,条件非常一般。生病后,妻子徐海芳对梁国铸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这个家在困境中依然温暖。

  大病未愈,梁国铸的脸色发青,久坐后虚汗淋漓,徐海芳时不时给他擦擦。谈到病情,梁国铸却打趣说,两个月瘦了30斤,就当减肥成功了。但徐海芳回忆起凶险的一幕幕,还是忍不住掉了眼泪:“他是刑警出身,1米85的大个子,生病之前壮得像头牛,结婚20多年,他几乎没病过。这一次,他真的受苦了。”

  扶贫那3年,梁国铸长期独自驻村,生活少人照顾,连吃饭都成问题。陆丰市河西镇党委书记文永雄到过梁国铸的住处,他描述说,“房间里只有很简陋的床铺和书桌,一个电饭煲煮点白粥面条。我当时提出镇里给安排一个人帮忙做饭,梁国铸同志立即婉拒了。”文书记说,“以梁国铸同志为代表的特区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全心奉献,踏实肯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全镇干部学习!”

  梁国铸说,他最不愿意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事给别人添麻烦。

  所以,不论是在陆丰扶贫时的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困难,还是回深圳后生病时受的种种痛苦,他都不愿和领导同事多提半句。前两次病危,同事们完全不知情,直到要常住医院实在无法兼顾工作,他才向领导同事表示“暂时无法和大家一起打拼”;同事们知道他家庭条件一般,自发为他筹集医药费,他却屡次推辞,表示自己可以解决千万不要麻烦组织和同事;收到同事们的一片情意后,还在病床上的他,叮嘱女儿前往单位,向叔叔伯伯阿姨们道谢。一位从未与梁国铸共事过的新入职干部看到这一幕后笃定地说:“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大病一场,梁国铸和家人对生活、对情义、对荣誉看得比之前更通透。

  梁国铸笑着说:“我是一个特别普通的人,干着非常普通的工作,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其他优秀的同事,但我们客家人做事实在,也许这算是我的优点吧。”

  徐海芳握着梁国铸的手说,“作为妻子,我最了解他的心思。多少年来,他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因个人进退荣辱改变过分毫;对家庭始终一心一意,我们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很幸福。就凭这份始终如一的认真,我就认他、爱他!”

  梁国铸,特区纪检监察系统的一位普通共产党员,在同一个平凡岗位工作近30年,却依然激情满怀,从不懈怠。他坚守本色、永葆初心,在平凡岗位的奋力拼搏中体悟成就和幸福!(记者 任琦 杨丽萍)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钟婷 陈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