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到闷热潮湿的船舱抽查是否携带违禁品是关员们的家常便饭。 吴伟洪摄
航道上百舸争流,对岸的大铲湾港繁忙作业,而这边的孤岛却人迹罕至,仅有快艇不时出动,在疾速游弋中观望着过往船舶的一举一动。在这个位于珠江口东侧仅0.9平方公里的大铲岛上,广州海关辖下的大铲海关是全国唯一一个设置在无固定居民海岛上的政府机关。建国65年来,这座伶仃洋上的小岛,始终是新中国海关打私的主战场。
大铲海关现有168名同志,每年监管进出境船舶约10万艘,占全国中途监管量的80%,连续三年查获海上案件宗数位居全国海关首位,是珠江口进境的第一关和出境的最后一道防线。2013年10月,中宣部将大铲海关列入“时代先锋”宣传典型。今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将大铲海关列入我省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先进典型之一。
是什么令珠江口上这道永不落闸的关口一直坚如磐石?是什么让一批批大铲海关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无悔坚守,用自己的忠诚担起国门卫士的重任?
出海随时有艇毁人亡之险
烈日炙烤下珠江口波光刺眼,闷热的船舱内却漆黑一片。监管科查验组长叶勋与队员们打着手电筒,仔细翻看舱内暗格是否藏有走私红油。刺鼻浓烈的机油味弥漫在窄小的空间里,不到5分钟,队员们的制服已经湿透。“这已经是小儿科了,查洋垃圾的时候,味道更呛人,还要钻进废品堆里翻开查验。”叶勋说。
与一般设在口岸的海关不同,大铲海关没有固定的泊位,也没有吊机和查验场。查验必须在无风三尺浪的海上进行,“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严冬腊月,关员在摇晃的船艇上,上下攀爬;在集装箱缝隙之间,来回穿梭;在逼仄的船舱里,匍匐腾挪,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大铲海关办公室主任孙永民说。
大铲海关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天晚上10点到凌晨4点是最繁忙的时段。金越峰是大铲海关缉私分局海缉二中队副中队长,已参与一线缉私工作9年。晚上记者随其出海巡航时,黝暗的海面仅远处看见阑珊的灯光。“夜里出海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如果撞上没有开灯的大船,或者海面上的大型漂浮物,就可能艇毁人亡。”
大铲海关海缉一中队中队长刘鸿飞仍记得出海时与龙卷风“搏击”的情形:骇浪把缉私艇掀到三四米空中又骤然落下,惊魂未定之际,距艇头20米处又赫然迎来一条大船,在即将撞上的千钧一发之际,刘鸿飞本能地飞扑上驾驶台加油转舵,才闪过了致命的撞击。
60多年来,在这片珠江口的咽喉要道,大铲海关率先拉开了新中国海上反走私的帷幕,并不断刷新着纪录。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起珠江口遏制群体性走私第一战,到连续查获三宗全国最大的外轮走私香烟、洋酒案;从全国首例渔船水底沉箱拖带走私鸦片、麻黄碱、安眠酮等毒品案,到“土潜艇”水下拖带走私感光胶卷大案;从全国最大的海上走私文物案,到案值超亿元的白油、红木走私大案……大铲海关始终站在反走私的最前沿。近三年就查获各类案件900余宗,案值逾40亿元。
不仅海上执法危机四伏,孤岛上长年的清苦生活也令人难以想象。
大铲海关关长广战说,岛上四季潮湿,蛇虫出没,“生活资源匮乏,我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全都要从陆地上运过来。直到2008年,岛上才实现了公网供水,2010年,实现了公网供电。”
“在岛上一工作要一个星期才能下岛,如此循环。”广战说,由于长年在海上工作,很多同志落下了风湿、胃下垂和腰椎疾病等,但是岛上医疗条件有限,一个简单的药箱,几乎就是他们的“医院”。
尽管生活条件差,面对群众的困难,大铲海关人却满腔热血,无悔为民。今年3月5日凌晨1点,大铲海关监控中心接到电话,一艘商船上的轮机手突发肝病,急需抢救。人命关天,值班关员古世英马上放下手边工作,调出该船的舱单数据,迅速审核各项指标,优先完成通关的前序工作。带班的张坚副局长立即部署海关快艇和岸上车辆到指定位置运送病员,半小时后,病员被顺利转送至最近的医院抢救,转危为安。
类似的故事在珠江口水域早已不止一次上演。“苦总要有人吃,既然是人民公仆,就应该在最艰苦的地方给老百姓看家护院”,一名大铲青年关员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的这句话,也是一代代大铲人的精神写照。
从不愿上岛到不愿离岛
女关员是大铲海关的一道别样风景。陶姐就是岛上年龄最大的女同志,因常年驻扎海岛,只能每周回家一次。当电视上正热播《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孩子却常问:我的妈妈去哪儿了?孩子很懂事,他在作文中写道:“妈妈又要上岛了,我真舍不得她,但是,我想妈妈肯定是在做了不起的事。我为我的妈妈而骄傲!”
除了关员,大铲岛上的职工和船员,上岛时间最短的都有20多年。老船员张俊才,20多年来干着枯燥乏味的给船艇加油的工作。在伶仃洋上连续第三个昼夜参与伏击时,干粮、饮用水都已耗尽,驾驶员老黄突发低血糖,却咬破嘴唇也要坚持到行动结束……
广战说,岛上有一种被称为“大铲泪水”的现象。有的关员第一次上岛的时候,会哭,下岛的时候,也会哭。“但这却是两次不同内涵的泪水,从上岛时的心理抗拒到离岛时的难以割舍,一批批年轻同志在这里褪去稚嫩、成长成材。如今,自愿留岛的青年越来越多了。”
65年来,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般在大铲岛茁壮成长,这里先后涌现出“全国海关先进集体”、“广东省反走私先进集体”、“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典型。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钟婷 姚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