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贤生前系广东省水电设计院工程咨询部总工程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他全身心扑在广东水利建设事业上,日夜奋战在自己热爱的技术工作岗位上,十年如一日直至生命最后一刻,2013年6月29日突发心肌梗塞溘然离世。
张生贤出生于1961年,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2003年作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从西北调入广东省水电设计院。从事水利设计工作三十多年来,先后参与和主持过水闸、泵站、水电站、大坝、水利枢纽等上百宗水利工程设计,多年的工程设计经历,练就了他敬业爱岗、严谨细致、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是大家心目中的“工作狂”、“数据通”,也让他收获了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
提起张生贤,不得不提起“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正是这款凝聚了他智慧和汗水的计算机软件,大大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审核速度和数据质量,为全国80万水普工作者节约了一个月的时间,多次受到水利部领导、国务院水普办的表扬,为实现水利普查“广东水平、全国一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扩大了广东省水电设计院在水利行业内的影响。
2010年初启动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广东省水电设计院是广东省级技术支撑单位之一,张生贤同志作为广东省水电设计院技术负责人被抽调到广东省水普办作为专职人员参加普查工作。张生贤作为省水普办工作人员,负责检查省级各专业组的工作进度,掌握审核的尺度和标准,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全国水利普查的难度。从那次全程陪伴审核中,他看到了专家辛苦的程度。7月,广东3万多名普查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普查表数据、空间数据采集和录入,每天上万条数据汇总到省水普办,普查过程中,全省各地市上报水利普查清查对象370多万个,录入到普查系统中的普查数据约1155万个。这些数据质量问题五花八门,如水库工程普查对象7000多个,高程系统就有228种不同填法;电话号码,多位少位,区号缺0,甚至还有电话格内填入姓名、单位名的情况,等等。
面对地方上报的大量普查数据,以及每次审核后出现的大量不规范的问题,如何把控质量关?如何及早指导县级普查区防范一些通病?一个个问题在张生贤的脑袋里打转。由于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没有先例可循,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爱好钻研、秉性倔强的张生贤不但是水利工程专家,也谙熟于计算机软件应用,这次又发挥了专长。他认为Excel函数的数据处理功能较强大,且界面简洁、明了,比较适合数据量庞大的水利普查数据的审核。
白天,总有很多其它事务性工作,他就利用晚上进行编写,将自己从事水利工作三十年的经验和体会,安插在审核程序之中,提出很多新的审核关系,丰富了审核视角。同时,他的编程理念是简单易懂,便于地方普查机构人员自己也可以进行审核。2011年11月底,汇集了35种程序,涵盖广东省的6个专项所有普查表,形成水利普查第1个电脑审核软件包,只用数分钟就完成全省普查数据审核。实践证明这种程序有效破解了水利普查质量审核和监控的难题。
办法找到了!张生贤马不停蹄,在向院领导、省水普办汇报后,设计院当即成立研发团队,加派人手,经费予以保障,终于赶在2011年12月底之前将此次全国水利普查中第一个电脑审核软件包下发县级,将水利普查审核关口前移到县级普查区。而张生贤,这个笑起来有点憨憨的广东水利专家,成为了全国80万水利普查工作者中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22012年2月2日,春节刚过,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专职副主任庞进武一行就赶到广东,专门听取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的汇报。庞进武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可以为全国水利普查节约一个月的时间,成果太有意义了。在以后的一个月内,张生贤及研发团队常常加班,其中在春寒料峭的北京度过了三个周末,为加快推广速度和使用顺利,倾注了巨大热情和劳动。3月5日,审核辅助系统在国务院水普办网站挂出,作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一个专用审核软件,在全国使用。
张生贤团队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而是不断完善,相继推出了“取用水台账数据审核软件包”等8个软件包,最终“审核辅助系统”共内置审核程序306个,审核关系5844条。在2012年4月14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矫勇在总结工作成绩时充分肯定了水利普查数据审核辅助系统(软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2012年3月~10月间,全国32个省级、358个地级及3500多个县级水利普查机构下载安装“审核辅助系统”达3.65万套,审核操作达47.8万次,“审核辅助系统”为水利普查做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3月,“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处理系统”获广东省水利学会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张生贤及其团队也获得了设计院的嘉奖,时任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亲自为他颁奖,其事迹在还《中国水利报》予以专题报道刊载。
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个普通党员的义务,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群众中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然而,在收获赞赏和荣誉的同时,张生贤却积劳成疾,先后两次因为心脏病发被家人和同事强迫住院治疗。最终,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他英年的生命。他曾经的办公桌上,还整齐地放着各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报告;他生前的病房里,还散乱地放着他没看完的技术规范……他勤奋的身影虽然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他的谆谆教导却依然清晰地回响在耳边。张生贤团队的年轻人们接过他的事业,用知识和汗水挥洒青春,用勤奋和务实诠释生命。
来源:南方网
编辑:钟婷 姚琳琳